close
"有雨同車" by ◎黃文鉅  ( 自由副刊 )

 雨在文人的眼中,有時象徵某種困頓或者惡勢力,當然,也不乏藉雨詠懷、耽美於前的景致。
 比如張愛玲曾用雨來形容坐困愁城的守候:「寧願天天下雨,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。」

我討厭下雨。


唯獨開車的時候例外。騎車或走路都不行。
那是雨勢短兵相接的殘酷場面。
起初煞有介事,才不鳥它風雨路迢,誰也不讓誰
但現實永遠是,我獨自敗下陣來,一臉蕭瑟濕濘的囧。
 

開車就不一樣了。
不管是當駕駛或乘客,一旦身處封閉的空間,我就會立即感受到如同房間一般與世隔絕的親密感。
說是封閉又不全然封閉,透明的玻璃宣告某種遺世而不獨立的安心
像是搭乘圍滿柵欄的纜車(把自己當成動物)
保持安全範圍,近距離探入虎穴
觀看一場即時的獵食演出,明目張膽卻又能事不關己。

如果恰好我是乘客,我會毫不抵抗地沉沉睡去(司機大哥真抱歉啊)
無關乎疲勞,而是身心靈對於特定空間的放鬆和催眠
信任身旁的駕駛,信任這個宇宙(暫且)也無風雨也無情的(鬼遮眼)時刻。


而如果我是駕駛呢
也沒關係(放心啦握著方向盤要打瞌睡倒不容易),索性任憑身旁的乘客心不在焉望春風。
我喜歡眼睜睜看雨水不規則地灑落在擋風玻璃的樣態(彷彿一則人生的隱喻),雨滴,雨絲,等下久了些不用雨刷就讓它下
剎那間積累成災就會像冰淇淋那樣雨融融一整大片,涼涼的,潮潮的(同樣又是一則成人的隱喻)。

城市裡、馬路上的每台汽車,合計有上千隻冰淇淋同時融化
這畫面總忍不住令我想起《白蛇傳》裡水漫金山寺的橋段,好壯觀。

然而,我終究無法像張愛玲那樣悽涼地枯等戀人歸來
更無能效法白蛇為了解救愛人而顛倒蒼生、物(誤)傷其類啊。
畢竟我只是個討厭下雨,卻喜歡有雨同車的初老男子罷了。 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不負責任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呵呵

或許我們都開始初老了~

又如何呢!?

還是言如文說

有著一臉蕭瑟濕濘的囧 

( 我不爭氣的笑了!  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o小io太陽唷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